刘磊老师简介(2024年4月9日更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南大学 刘磊简介图片 刘磊老师简介(2024年4月9日更新)

刘磊老师简介(2024年4月9日更新)

2024-06-13 16: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办公地点: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逸夫教学楼 01515B室

Email: [email protected]

一、基本情况

男,1988年生,山东德州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资源勘查工程教研室教师。

二、教育背景

2014.10-2014.12 澳大利亚Macquarie University,交流访问

2010.09-2015.09 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6.09-2010.06 南京大学,地质学专业,学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2019/08-至今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

2019/03-2019/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兼聘人员;

2018/01-2024/0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后;

2015/09-2019/07 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讲师。

四、研究方向

火成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

五、讲授课程

《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岩浆岩岩石学》等。

六、人才称号与荣誉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青年拔尖人才(第一批)。

2.   2019-2022年度桂林理工大学“青年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七、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花岗质火山-侵入杂岩岩石成因中幔源岩浆作用贡献及其时空差异(42073031),2021/01-2024/12,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南部侏罗纪代表性剖面中酸性火山岩的成因及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早阶段的地质响应(41702056),2018/1-2020/12,主持;

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钦州湾地区印支期花岗质火山岩-侵入岩成因联系的基础研究(2021GXNSFAA220077),2021/12-2024/11,主持。

4.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两广地区侏罗纪中酸性火山岩成因及构造意义(2017GXNSFBA198138),2017/9-2020/9,主持;

八、代表论著

1. Wang Yabo, Liu Lei*, Zhao Zengxia, Liu Xijun, Huang Wenmin. 2024. Early Triassic Silicic Volcanic Rocks of South China: Petrogenesis and Constraints on the Geo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Paleo-Tethys Ocean Region.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accepted.

2. Liu Lei, Xiao Wenjiao*, Liu Xijun*, Zhao Zengxia, Wang Yabo. 2024. Early Triassic S-Type Granitoids in the Qinzhou Bay Area, South China: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Minerals 14, 22.

3. Li Ping, Liu Xijun*, Liu Lei*. 2023. Petrogenesis of Late Cretaceous Muscovite-Bearing Peraluminous Granites in the Youjiang Basin, South China Block: Implications for Tin Mineralization. Minerals 13, 1206.

4. 刘磊*, 赵阳, 贺振宇, 孙杰, 刘希军, 赵增霞. 2023. 闽西南廖天山破火山活动过程与岩石成因:锆石U-Pb、Hf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制约. 地质学报 97(7): 2176~2194.

5. Huang Wen-Min, Liu Xi-Jun*, Liu Lei*, Li Zheng-Lin, Liu Xiao, Wu Hao. Early Triassic roll-back of subducted Paleo-Tethys oceanic lithosphere: Insights from A2-type silicic igneous rocks in the Pingxiang area, southwest China. Geosphere 19 (5): 1372~1398.

6. 孙杰, 刘磊*, 李响, 赵增霞, 赵阳. 2023. 华南晚三叠世火山岩的识别:对古太平洋洋壳俯冲启动时限的制约.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43(1): 1~13.

7. 岳晓涵, 刘磊*, 张治国, 赵增霞, 孙杰, 赵阳. 2022. 粤东地区侏罗纪代表性剖面火山岩成因:对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早阶段的地质响应. 高校地质学报 28(2): 199~210.

8. 覃显著, 刘磊*, 刘希军, 李政林, 廖帅, 胡荣国, 付伟, 王葆华, 潘罗忠, 戴昱. 2020. 右江盆地早期演化:来自桂西靖西地区碱性基性-超基性岩地球化学研究的启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40(3): 480~485.

9. 丁姗姗, 刘磊*, 刘希军, 王葆华, 李政林, 胡荣国, 潘罗忠, 戴昱, 廖帅. 2019. 桂西地区龙川基性岩地球化学特征:峨眉山地幔柱引起地幔源区低程度熔融的产物.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39(3): 567~574.

10. 张治国, 刘磊*, 刘希军, 胡荣国, 龚小晗, 谭震江, 王梦超, 李锐. 2019. 新疆西准噶尔哈姆图斯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39(2): 258~269.

11. 刘磊*, 徐夕生, 夏炎, 梁琼丹, 裴小利. 2017. 浙东南地区晚中生代“祝村组”的解体:相关火山岩形成时代及岩石成因. 岩石学报 33(1): 115~126.

12. Liu Lei, Xu Xisheng*, Xia Yan. 2016. Asynchronizing paleo-Pacific slab rollback beneath SE China: Insights from the episodic Late Mesozoic volcanism. Gondwana Research 37: 397~407.

13. Liu Lei, Xu Xisheng*, Xia Yan. 2014. Cretaceous Pacific plate movement beneath SE China: Evidence from episodic volcanism and related intrusions. Tectonophysics 614: 170~184.

14. Liu Lei, Xu Xisheng*, Zou Haibo. 2012. Episodic eruptions of the Late Mesozoic volcanic sequences in southeastern Zhejiang, SE China: Petrogenesi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geodynamics of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Lithos 154: 166~180.

15. 刘磊, 徐夕生*. 2011. 大别造山带天柱山中酸性岩起源及地质意义. 高校地质学报 17(1): 136~15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